要更好地解決本書想解決的問題,必須細致、清晰地了解目前國際大規模數學測評的現狀,包括其特點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同時,要進一步了解對國際大規模數學測評的研究,特別是對PISA數學測評和TIMSS數學測評的研究,了解國內外已經完成和正在做的工作。這將有利于我們清楚地知道有哪些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以及解決問題可能存在的難點,也為我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或者方向。
數學作為很多國際大規模測評的測試領域,在當今世界的經濟、科技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數學素養作為一個社會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在人們的自身發展和社會生活中也越發重要。此外,數學有著其特殊的體系,較少受到不同文化、經濟等因素的干擾,數學教育在不同文化、經濟社會體制及區域中,有著較強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因素導致數學成為很多國際大規模測評的主要甚至首選的測試領域或內容。正如波斯爾思韋特所言:“在第一次IEA調查的科目中選擇數學,并不是因為研究者對數學的教和學特別感興趣,而是出于方便考慮。組織者認為,對數學進行國際比較比對其他學科領域進行比較可能會更加容易。” TIMSS數學測評的負責人之一羅比泰利(D.F.Robitaille)也說:“盡管各國在社會、經濟和就業等機會上存在差異,但是從世界范疇看,各國數學課程的相似程度還是讓人深感吃驚。也正是數學的重要性以及這種相似性的存在,加上數學或科學研究與國家經濟實力發展之間的密切聯系,使得數學在國際間的比較研究成為研究人員或政策制定人員的感興趣之處。”[14]
在國際大規模數學測評中,TIMSS和PISA數學測評是目前國際數學教育比較的兩大最主要的研究項目。一般而言,在進行國際數學教育比較的同時,往往也是在進行國際大規模數學測評。久而久之,國際大規模數學測評成了國際數學教育比較研究的代名詞,這也襯托出國際大規模數學測評對于國際數學教育的影響力。(www.toyotajt.cn)
在數學教育方面,過去的30年中已經開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國際大規模測評來進行比較研究。羅比泰利認為,它存在的理由是:跨越國界的研究給參與國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可據此審視他們自己默守的理論、價值和實踐行為。同時,該類比較研究提供了一個審視一系列教學實踐、課程目標和結構、學校組織模式及其他教育安排的機會,而這種機會在一個單一的管理體制中是不可能存在的。[15]眾多學者認為,通過國際大規模測評進行的比較研究,能更好、更充分地理解本國文化。跨文化比較也使得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能更清晰地理解本國自身一直默守的理論,比如關于學生如何學習數學。沒有比較,我們無法或不敢輕易嘗試對自身傳統教學實踐提出質疑,甚至對教育構建過程中的選擇沒有任何意識。
近50年來,有關數學的國際比較研究,最為重要的是國際大規模數學測評,尤其是TIMSS和PISA數學測評。學者凱澤(G.Kaiser)等對此作了一些描述和回顧。[16]這里主要就兩個數學測評的相關結果呈現作一個簡要介紹,從中可以看到一些國際大規模數學測評的工作現狀。